蘇軾 治遊

蘇軾 治遊

兔子愛吃甜栗子

跳到主文

文學的

自己的

重新詮釋的視域

部落格全站分類:心情日記

相簿

部落格

留言

名片

Jul 10 Fri 2015 01:33

蘇軾 治遊

close

在宋朝出現了歐陽修、蘇軾、柳永等士子文人,但是整個社會都蔓延著來日無多的悲觀情緒。

然而宋朝廷的歷代帝王為了鞏固自身的統治,刻意製造出一種安逸奢侈,享樂成風的社會氛圍。 作為這種社會的精英文人也不例外,其行為不可避免地成為整個社會的榜樣。 在《邵氏聞見錄》中記載了呂蒙正的一個故事 。 說呂蒙正未有功名的時候,有一天,在洛城東南的伊水邊,想買瓜而囊中羞澀,看見有人扔在地上的瓜就拾起食之。 後來,他做了宰相,富貴了,便不惜重金在那個地方買地建園起亭,起名“饐瓜”(饐:食物腐敗變味)。還有韓玉汝為相後,每食必須極其精緻,以至食鴿辨色 。 士大夫私家蓄養歌兒舞女盛行,“韓持國喜聲樂,遇極暑則臥一榻,使婢執板緩歌不絕聲,展轉徐聽。”(葉夢得《避暑錄話》)。 可謂紅袖清歌、醉笑人生 。 當初宋太祖杯酒釋兵權之時,啟發誘導石守信等人“多致歌兒舞女,日飲酒相歡,以終其天年”的話來。於是,士大夫們一邊嘴里大講儒家的傳統倫理道德,讓女人們遵守“三從四德”,一邊自身卻聲色逸樂,“韓黃門持國,典藩觴客,早辰則凜然談經史節義及政事設施,晚集則命妓勸飲,盡歡而罷。”(周輝《清波雜誌》)在朝廷之上,剛正嚴謹的大臣,退朝以後便在紅袖飄拂之中放浪形骸,兩種面目兩樣姿態,讓人詫異。 由於皇帝的提倡,政策的允許(那時,士大夫家裡,不僅僅可以蓄養家奴,還可以蓄養歌妓舞妓,更可以多多收編女人來做婢女妻妾),還有自太祖時就有的“不殺文臣”的條訓,宋朝的士大夫文人們,便可以有理由沉浸在“重頭歌韻響錚琮,入破舞腰紅亂旋”之中。 流傳甚廣影響後世近千年的《勸學詩》,據說出自宋真宗手筆。 此詩全文如下:“富家不用買良田,書中自有千鍾粟。安房不用架高梁,書中自有黃金屋。娶妻莫恨無良媒,書中自有顏如玉。出門莫恨無人隨,書中車馬多如簇。男兒欲遂平生志,六經勤向窗前讀。”由此看來,在宋代,讀書,然後進士及第,再然後做官,好處多多。 為了推行崇文抑武的國策,宋朝是財取於萬民以施恩於百官。 歷經後周入宋的翰林學士李昉,就曾以切身經歷作過如此比較:“昉頃在翰林,前後出處,凡二十有五載。不逢今日之盛事者有七:新學士謝恩日,賜襲衣,金帶,寶鞍,名馬,一也;十月朔,改賜新樣錦袍,二也;特定草麻例物,三也;改賜內庫法酒,四也;月俸並給見錢,五也;特給親事官隨從,六也;新學士謝恩後,就院賜宴設,雖為舊事,而無此時供帳之盛,七也。凡此七事,並前例特出異恩,以見聖君待文臣之優厚也。”(《宋詩紀事》) 皇帝有意識的將國家收入的一大部分拿出來“賞賜”給每一個士大夫。 正是“恩逮於百官者唯恐其不足,財取於萬民者不留其有餘。”(見趙翼《二十二史札記》卷二五《宋制祿之厚》)。 那麼,官員的俸祿是怎樣的呢? 拿神宗時期的宰相(平章事)來說,月俸祿300千(錢),副相即參知政事200千。 春冬服各給綾200匹,絹30匹,冬綿100兩,另外還有祿粟每月100石,隨身侍從(70人衣糧),茶酒廚料(酒每日5升,料6鬥),薪(每月1200束),炭(十月至來年二月各100秤),鹽(7石),草料(供馬20匹)。 可謂名目繁多,加上每臨皇帝、太皇太后、太后、皇后等人的生日,還有大量的恩賜,及撥給職田,這實惠實在多多。 宋代文官多,官俸高,賞賜重。 不僅如此,還可以蔭及家人,差科全免,成為社會上享有特權的“官戶”階層。 陳襄在他的《仙居勸學文》裡這樣寫道:“今天子三年一選士,雖山野貧賤之家所生子弟,苟有文學,必賜科名,身享富貴,家門光寵,戶無徭役,休蔭子弟,豈不為盛事?”於是就出現了這樣的一幕:“近歲富商庸俗與厚藏者嫁女,亦於榜下捉婿,以餌士人,使之俯就,一婿至千餘緡(見朱彧《萍洲可談》)。”像這種“榜下捉婿”的目的,就是看中了及第進士們有著良好的發展前途。 魏晉至唐的世家望族是可以世襲的,而宋代對此進行了全面的推翻,官爵不能世襲。 因為不能世襲,加上當時的土地買賣兼併的盛行,實際上官員士大夫這一階層就成為了一個貧富無定勢的階層,他們這種“官戶”常常因為丟掉官職而下降為“鄉戶”,甚至成為無產者。 反過來,也就是說,無產者,或工商戶,或鄉戶地主,或自耕農等等,都可以通過參加科舉考試改變自己的命運,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。 宋代士大夫們欲通過“因財得仕”與“因仕殖財”的循環,使自己家族成為“耕讀世家”和望族。 但是,此類世家望族只要連續幾代未能進士及第或入仕,就恢復到了庶人的身份。 可見,當時的人把參加科舉而進士及第看得多麼的重要。 宋代的詞人們沒有未曾接觸過妓女的。 一方面他們平時消遣就離不開歌妓舞女,或者家裡養一批,或者撮飯飲酒叫一批。 另一方面,當時的“冶遊”風氣也極大地促進了兩種人之間的交流。 《避暑錄話》說:“歐陽文忠知揚​​州,建平山堂,壯麗為淮南第一。每暑時,輒攜客往遊,遣人至邵伯取荷花千餘朵,以畫盆分插百許盆,與客相間,遇酒行即遣妓取一花傳客,以次摘其葉盡處,則飲酒,往往侵夜,載月而歸。”《宋稗類鈔》雲:“歐陽修間居汝陰時,二妓甚穎,而文公歌詞盡記之,筵上戲約他年當來作守。後數年公自維揚果移汝陰,其人已不復見。視事之明日,飲同官湖上,有詩留擷芳亭雲:'柳絮已將春色去,海棠應恨我來遲。'”可見,他對妓女是多麼眷戀。 正因為有這種生活情趣與經歷,歐陽修寫過不少旖旎、纏綿、香豔的描寫男女之情的詩詞,其中也不乏佳作。 例如他寫的《南歌子》描寫一對新婚夫妻甜美、熱烈的愛情 :鳳髻金泥帶,龍紋玉掌梳。 去來窗下笑相扶,愛道:畫眉深淺入時無?弄筆偎人久,描花試手初。 等閒妨了繡工夫,笑問:雙鴛鴦字怎生書? 這首詞寫得非常細膩、生動,充分錶現出作者的性興趣與性體驗,可是,卻被指責為“淺近”、“浮艷”,引起“群小”的“曖昧之謗”。更有人“為尊者諱”,說作為一代儒宗的歐陽修不會填這類詞,“當是仇人無名子所為”,而列在歐陽修的名下。 宋代大文豪蘇軾,文風豪邁,其一生姬妾眾多,風流韻事層出不窮,而他對這些姬妾的態度,則完全如宗法制度而無情無義。 我們都知道他對妻子王氏一往情深,“十年生死兩茫茫,不思量,自難忘”的詩句令人潸然淚下。 然而他對待婢妾的態度,卻足以讓現代人瞠目結舌。 如其在貶官之時,將身邊的姬妾一律送人,據說其中有兩妾已經身懷有孕。 《揮麈錄》說:“姚舜明庭輝知杭州,有老姥自言故娼也,及事東坡先生,雲:公春時每遇暇,必約客湖上,早食於山水佳處。飯畢,每客其一生姬妾眾多,風流韻事層出不窮,而他對這些姬妾的態度,則完全如宗法制度而無情無義。一舟,令隊長一人,各領數妓任其所適。晡後鳴鑼以集,復會聖湖樓,或竹閣之類,極歡而罷。至一二鼓夜市猶未散,列燭以歸,城中士女雲集,夾道以觀行騎過,實一時盛事也。”他們的不少旖妮艷麗的詩詞,都是在這種狎妓生活中寫出來的,例如《調​​謔篇》載:大通禪師操行高潔,人非齋沐不敢登堂,東坡一日挾妙妓謁之,大通慍見於色。 公乃作《南柯子令》妙妓歌,大通亦為解頤。 公曰:“今日參破老僧禪矣。”《賀新郎》,宋人常用的長調之一。 首見於蘇軾詞,因詞中有“晚涼新浴”亦題為《賀新涼》。 其小序云:“僕乃作一曲,名賀新涼,今秀蘭歌以侑觴。”“乳燕飛華屋。悄無人、桐陰轉午,晚涼新浴。手弄生綃白團扇,扇手一時似玉。漸困倚、孤眠清熟。簾外誰來推繡戶?枉教人,夢斷瑤台曲,又卻是,風敲竹。”“石榴半吐紅巾蹙。待浮花、浪蕊都盡,伴君幽獨。穠艷一枝細看取,芳意千重似束。又恐被、西風驚綠,若得待君來向此,花前對酒不忍觸。共粉淚,兩簌簌。”為一個名叫秀蘭的妓女而作。 宋代詞人誰無病,都貪圖美眉的風情。 在蘇軾生活的那個時代,官場交往,文士交遊,推杯換盞之間,有一兩歌女名妓相伴席間,那是例行常事,實在算不得什麼出格。 蘇軾既為當世名士,再超凡脫俗,也免不了官場文場的套路。 同時代的大詞人柳永就不只是攜妓夜遊那麼簡單。 柳永長期居留東京,就生活在秦樓楚館,與妓女相伴,為姑娘們填詞。 柳永本也有心官場,但他的“忍把浮名,換了淺斟低唱”一句詞為宋仁宗所惡。 仁宗一句“此人風前月下,好去淺斟低唱,何要浮名,且填詞去”,便堵了他的門路。 而柳永便像周星馳演的丐幫幫主“奉旨乞食”一樣,來了個“奉旨填詞”,更是一發不可收拾地填些艷詞情歌。 其實他奉的不是皇帝的聖旨,而是姐妹們的“芳旨”。 據說柳永死後,就是平日相伴的舞女歌伎為其集資辦理後事的。 柳永算是特立獨行,而當時的其他京城和杭州的名士們為某名妓填詞相贈就是常有的事。 即使是那些道德文章堪稱楷模的高士,也常有與青樓人士往來的經歷。 端莊嚴肅的韓琦、歐陽修,甚至范仲淹、司馬光等宰相級的人物,都有關於歌伎艷情的詩詞傳世。 就是精忠報國的岳飛,也曾在一次筵席間有詩贈與歌伎。 相比之下,蘇大學士要檢點得多了。 蘇軾參與酒席宴會間,多半是應酬答對,並沒有證據表明他沉溺於此,或鬧出什麼緋聞。 相反,蘇軾常有規勸和幫助歌伎贖為自由身的行為。 上面提到的才女琴操是一例,另有一次蘇軾在杭州與眾友人聚會,蘇軾倡議眾人響應為席間一名為周韶的官妓贖了身。 另外,蘇詩蘇詞中也沒有其他的艷麗詞藻,宋詞中常有的“香汗”、“羅裳”、“柳腰”、“朱唇”等等,在蘇軾那裡幾乎找不到踪跡。 蘇軾的詞是適合一壯漢,手持牛骨板,高歌“大江東去”的。 即使寫情,也如“十年生死兩茫茫,不思量,自難忘”這般的深情和收斂,純粹的哲人之情學者之情。 這種事情是不是事實呢? 已無法考證,但是語云“蒼蠅不叮無縫的蛋”,即使是無中生有,也可能有那麼一些“縫”會使人猜疑罷了。

全站熱搜

創作者介紹

兔子愛吃甜栗子

兔子愛吃甜栗子

兔子愛吃甜栗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E-mail轉寄

全站分類:不設分類 上一篇: 「以詩為詞」 「天地奇觀」——蘇軾詞創作摭談 肖旭

下一篇: 趙翼《甌北詩話》說宋詩 ─以蘇軾、黃庭堅詩為討論核心 張高評

歷史上的今天

2015: 綠衣

2015: 那些殺死你的都並不致命

2015: 鄭慧敏 東坡樂府之美學觀研究

2015: 東坡生平、交友與思想

2015: 趙翼《甌北詩話》

2015: 趙翼《甌北詩話》說宋詩 ─以蘇軾、黃庭堅詩為討論核心 張高評

2015: 「以詩為詞」 「天地奇觀」——蘇軾詞創作摭談 肖旭

2015: 蘇軾 鹽民生詩

▲top

留言列表

發表留言

站方公告

[公告] 部落格、部落格文章人氣顯示異常(觀察並進一步處理中)[公告] 相簿、部落格前台及後台圖片顯示異常(觀察中)[公告] PIXNET 刪除長期未登入帳號通知

活動快報

網路脈...

看更多活動好康

我的好友

熱門文章

文章分類

未分類文章 (51)

最新文章

最新留言

動態訂閱

文章精選

文章精選

2015 八月 (1)

2015 七月 (50)

所有文章列表

文章搜尋

新聞交換(RSS)

誰來我家

參觀人氣

本日人氣:

累積人氣:

QR Code

POWERED BY

(登入)

回到頁首

回到主文

免費註冊

客服中心

痞客邦首頁

© 2003 - 2025 PIXNET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