军改后,消防队伍共有3种编制,分别是哪些?

军改后,消防队伍共有3种编制,分别是哪些?

自2018年开始,随着消防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,原先隶属于武警部队序列的公安消防部队已不再列为武警部队行列,全部退出现役状态。这一历史性的变革标志着中国消防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。

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

在军改后,消防员的编制转变为行政编制和合同制相结合的方式。根据中共中央印发的《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》,原本的现役编制消防员全部转为了行政编制,这部分消防员归属于应急管理部管理,成为了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一部分,承担灭火救援和其他应急救援工作,继续发挥应急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的作用。

在具体分类上,一线消防员的编制有所区分。一方面,一部分消防员,特别是那些曾为士官身份的消防员,在改革后进入了行政编制,他们在新的体制下依然坚守灭火救援一线,履行救火救灾职责。另一方面,新招聘的消防员则采用了合同制管理模式,他们不再是军人身份,而是通过签订劳动合同,成为受聘于政府部门的专业消防工作者。

同时,消防队伍的构成还包括了使用事业编制的文员和专业技术人员,他们在消防队伍中担任行政管理、技术支持或其他辅助性工作,为消防救援工作提供必要的后台保障和支持。

展开全文

此外,部分地区为了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消防救援工作的实际需求,探索实行了更为多元化的编制模式。比如,在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,地方政府采取增加行政公安编制或设立专职消防队伍的方式,人员享受相应待遇,以多种形式充实和加强消防救援力量。

总而言之,消防员编制的改革是中国应急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,旨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、强化职业化队伍建设,全面提升消防救援效能。行政编制的转换不仅明确了消防员的新身份,也预示着消防队伍将更加贴近现代社会管理的需求,致力于打造一支高效、专业、反应灵敏的现代化应急救援力量。同时,合同制消防员的引入有助于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消防事业,确保消防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持续提升。

为中国消防队伍点赞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